今年6月,韓國啟動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裝備採購計劃——60架新一代戰鬥機(F-XⅢ)的招標工作,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歐洲航宇防務系統公司齊聚競標場,分別推出F-15SE“沉默鷹”戰鬥機、F-35A“閃電”Ⅱ戰鬥機、“颱風”戰鬥機參加競標。
  8月16日,在最終價格招標中,呼聲一直最高的F-35A第一個被淘汰出局,“颱風”和F-15SE因報價在新一代戰鬥機項目預算之內意外入選。兩天后,歐洲航宇防務系統公司因投標文件出問題,“颱風”又遭淘汰。至此,F-15SE成了最終贏家。
  看起來,F-15SE贏得韓國新一代戰鬥機的招標已經板上釘釘,但形勢很快發生逆轉。9月24日,在韓國防衛事業推進委員會會議上,F-15SE作為韓國新一代戰鬥機引進計劃的唯一候選機型竟被斷然否決。11月22日,韓國舉行陸、海、空三軍領導人聯席會議,最終決定選擇具有隱身功能的F-35A為韓國新一代戰鬥機。
  寧可貴,也得選對
  代號“F-XⅢ”的新一代戰鬥機採購計劃在韓國備受矚目,2011年3月8日韓國國防部發表國防改革方案時宣佈,計劃投入8.29萬億韓元(約合74億美元),在2015年前後到2021年,引進60架高性能戰鬥機,以替代現役老舊的F-4和F-5,建立韓國“積極威懾”能力,應對朝鮮半島局勢。
  去年1月30日,韓國國防部採購局舉行新一代戰機採購招標說明會,列出4個主要競標標準:競標方的費用類別、競標產品的性能、競標產品與韓軍現役裝備的相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中標後的經濟和技術效益即關鍵技術的轉讓問題。
  韓國原計劃當年10月完成新一代戰機項目的決標,但去年的韓國總統選舉導致這一節點推遲。直到2013年6月18日,新一代戰機項目才正式進入投標階段,一直持續到28日。
  為了贏得這一採購大單,歐洲航宇防務系統公司和波音公司開出了非常優惠的條件。歐洲航宇防務系統公司提出將在韓國自主研發的戰鬥機項目上投資兩萬億韓元,併在韓國生產60架“颱風”戰鬥機中的53架。波音公司則提出將購買韓國航空公司生產的飛機零部件。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只表示,如果中標,今後將為韓國軍事通信衛星的研製和發射提供援助。
  到7月5日,在共計55次價格招標中,3家公司提交的投標價格過高,沒有出現能夠滿足項目預算的機型。為此,招標工作曾一度中斷。到8月16日,F-35A在最終價格招標中出局,理由是花費高昂、製造商缺乏貿易補償。而歐洲航宇防務系統公司和波音公司的報價竟出乎意料滿足了韓國新一代戰鬥機項目預算要求。
  歐洲航宇防務系統公司因投標文件出現問題而被取消資格後,美國波音公司的F-15SE成為最終候選機型,這個結果在韓國引起軒然大波。韓國15名歷屆空軍參謀長一起向總統、國防部長及韓國國會國防委員會遞交建議書,堅決反對選擇F-15SE,主要原因就是導彈和隱身戰鬥機的威脅日益增加,而F-15SE缺乏隱身能力。因各方強烈反對,F-15SE也被否決。
  韓國重新選擇F-35A,必然會導致採購費用大增。對此,一方面,韓國國防部已與企劃財政部籌劃為新一代戰機項目增加預算;另一方面,11月22日舉行的韓國陸、海、空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上決定,先購買40架,明年經談判和試驗後正式簽訂購買合同,其餘20架等重新研究作戰能力要求後再購買。
  F-35頗受爭議,仍不失為優品
  F-35是美國研製的第四代隱身多用途攻擊戰鬥機,它被命名為“閃電”Ⅱ,主要用於空中支援和制空作戰,是美國準備在本世紀上半葉使用的主力戰鬥機,用於替代現役的F-16、A-10、F/A-18、AV-8B等。
  F-35有A、B、C三個型號,A為常規起降型,美國空軍將裝備1763架;B為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美國海軍陸戰隊將裝備480架;C為艦載型,美國海軍將裝備609架。
  一直以來,F-35頗受爭議。與F-22相比,第四代戰鬥機的典型特征,如低可探測性、超聲速巡航能力、高機動性和敏捷性、綜合化智能化航電系統、短距起降能力和良好的可維護性等,F-35並非全部具備。
  它的氣動佈局與F-22相似,但其雷達反射截面積比F-22的0.01平方米大許多,為0.5平方米,隱身性能有所降低。它不具備超聲速巡航能力,發動機沒有裝矢量噴口,過於笨重,缺乏實戰考驗,穩定性不足。有人甚至毫不客氣地說,除了隱身優勢外,F-35就是赤裸裸的第三代戰鬥機。
  但F-35在態勢感知能力、電子戰能力、縱深突防精確打擊能力、戰場生存能力等方面,確有其自身的獨特優勢:
  一是航空電子系統高度綜合化。採用先進的統一互聯網絡、高性能綜合核心處理器、高速寬頻光纖數據總線,內部信息處理、整合能力和與外部系統快速信息交互能力很強。AN/APG-81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對3平方米目標的探測距離達167公里,具有突出的對地(海)探測能力。
  二是網絡化作戰能力突出。F-35是世界上第一種按網絡中心戰要求設計的戰鬥機,可與空中、地面、海上和衛星等外部系統實現有效的信息交互,即處於信息鏈路的末端,可從整個作戰網絡中調取信息;同時也處於整個作戰網絡的最前端,可以將自身信息經處理後打包發送到整個作戰網絡中去,編隊伙伴機之間可以共享信息,被喻為“長翅膀的服務器”。
  三是外掛武器種類多,對地(海)攻擊能力強。F-35最大武器載荷6噸。其內埋武器艙有4個武器掛點,可掛兩枚AIM-120先進中距空空導彈,兩枚GBU-31聯合直接攻擊彈葯或8枚小直徑炸彈。
  同時,外部還有7個武器掛點,在不強調隱身的情況下,可掛載美國空軍幾乎所有現役裝備的空地精確制導武器。
  隱身,戰鬥機的第一需求
  其實,如果韓國選擇波音公司的F-15SE,應該也在情理之中。“F-XⅢ”新一代戰鬥機採購項目,是韓國於2002年開始實施的F-X新一代戰鬥機發展計劃的第三階段,在第一和第二階段中,韓國已購買了60架波音公司的F-15K戰鬥機。所以,選擇F-15SE對韓國最大的好處是,與現役的裝備互操作性、兼容性好,機務維修、外場保障簡單。
  同時,改進之後的F-15SE也具有了相當的隱身能力。波音公司在現役F-15E的基礎上,將原先油箱的位置換成了內埋武器艙,翼面和機體某些部位採用吸波塗層,雙垂尾向外傾斜15度。種種措施的採用,使F-15SE雷達散射截面積由F-15的10平方米減小到兩平方米,實現了準隱身。成本方面,F-15SE也低於F-35。
  但韓國寧可花大價錢,也要選擇F-35,原因也顯而易見。
  一是為了應對未來更加嚴峻的安全威脅。隨著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戰鬥機的生存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日本J/FPS-5固定有源相控陣警戒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1000多公里,可探測跟蹤飛機、巡航導彈、彈道導彈。日本擬引進的美國AN/TPY-2雷達,對1平方米雷達反射截面積目標的探測距離達1700公里。
  2010年接連發生天安艦和延坪島炮擊事件後,韓國軍方引進高技術裝備以取得對朝軍事優勢的願望更加強烈。此次,韓軍方寄希望用隱身戰鬥機形成穿過敵方防空網而不被髮現的隱身攻擊能力。
  二是為了適應世界戰鬥機發展潮流。當今世界,戰鬥機的發展正處於由第三代向第四代跨越的關鍵時期,韓國空軍必然產生現代化的緊迫感。日本面對F/A-18E/F“超級大黃蜂”、F-35“閃電”Ⅱ、“颱風”三種戰鬥機,於2011年12月決定採購42架F-35A,作為下一代主力戰鬥機。
  俄羅斯第四代戰鬥機T-50於2010年1月首飛後,科研試飛一直緊鑼密鼓,今年已交給空軍測試,有望2017年開始裝備俄空軍。印度更是加大投入,同時開展了兩個第四代戰鬥機發展計劃,一方面與俄羅斯聯合研製T-50,一方面自研“先進中型作戰飛機”項目。
  三是為了促進自研隱身戰鬥機。近年,韓國在發展戰鬥機上雄心勃勃。2010年7月15日,韓國聯手印尼開始研製KF-X隱身戰鬥機。按計劃,KF-X性能將超越韓國空軍現役的KF-16,同時配備更為先進的航電和火控系統,2020年前生產原型機5架,並希望量產後能出口300架至500架。
  韓國對KF-X項目寄予厚望。這次韓國選擇F-35A後,儘管美國在技術轉讓問題上目前仍沒有鬆口,但為確保韓國自研的隱身戰鬥機KF-X的研發,韓國計劃將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就參與KF-X發展計划進行協商。
  (作者單位:空軍某部)  (原標題:韓國最終選擇了F-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u88uutvv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